一般情況下,月經應該月月如期而至,假如遲遲不來,一定是下丘腦、垂體、卵巢調節軸功能異常,或患了某種與之相關的疾病。閉經既是疾病,也是癥狀,千萬別把偶然的一次停經當作閉經。有些少女初潮距第二次月經間隔幾個月,或一兩年內月經都不規律,兩次月經間隔時間比較長,一般不能算閉經,這是因為她們的中樞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調節功能還沒有發育成熟。
閉經有很多種類型,既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生理性閉經指青春期前、妊娠期、哺乳期與絕經后的閉經。病理性閉經又包括原發閉經與繼發閉經兩種。如果一個女孩長到16歲,第二性征已發育但無月經來潮,或者年齡超過14歲第二性征沒有發育,即為原發閉經;一般第二性征發育后二年來月經。
閉經的常見原因
中樞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神經內分泌調節、靶器官子宮內膜對性激素的周期性反應和下生殖道的暢通,這5個環節構成了一個相互聯系、暢通有序的信息管理、控制系統,支配著月經來潮,如果其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影響月經的周期,甚至導致閉經。
原發性閉經的患者多為遺傳因素或先天性發育缺陷,如各種生殖道異常等。
繼發性閉經更為常見,下丘腦性最常見,其次為垂體、卵巢、子宮及下生殖道發育異常閉經。由于下丘腦受神經系統的支配,人一旦受到精神打擊、環境突變、情緒緊張等因素的影響時,下丘腦與神經系統之間的關系就會紊亂,繼而使腦垂體和卵巢的功能異常,影響雌激素的正常分泌,進而影響月經。
此外,長期服藥、過度減肥、神經性厭食、運動過度、消耗性疾病及腫瘤等疾病均可引起神經內分泌障礙而導致閉經。
另外,垂體性的病變、腫瘤等,卵巢性的多囊卵巢綜合征、卵巢早衰、卵巢腫瘤等也可引起閉經。即使上面的環節沒有問題,而接受信息的子宮出了問題,如人流刮宮過度引起損傷、子宮內膜炎、子宮腫瘤等也都會導致閉經。影響月經周期的另外因素是內分泌功能異常。如甲狀腺功能減弱或亢進、腎上腺皮質機能亢進、腎上腺皮質腫瘤等均有可能引起閉經。
閉經的治療
閉經的治療并不復雜,關鍵是要明確閉經的原因,找到原因,也就明確了閉經的類型,然后針對病因進行治療。青春期繼發性閉經,多數是由環境改變、情緒波動和體重變化引起,除去這些病因之后,月經都能逐漸恢復。少數因疾病引起的閉經,如多囊卵巢綜合征、甲狀腺功能異常、結核病菌感染等,經過治療后,月經也能恢復。
但是有些閉經不能治愈,例如生來沒有子宮、子宮太小或子宮內膜已經因病變受到嚴重破壞等原因引起的閉經,是不能治愈的。不管哪種情況的閉經,都要檢查清楚。即便對于不能治愈的閉經,也要檢查清楚確定對將來的影響如何。給予綜合干預,減少對生活質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