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二胎政策的開放,渴望“兒女雙全”,“寶寶有伴兒”的家庭都在準備著二胎寶寶計劃。已經經歷過一次分娩的準媽媽們,你們的盆底肌準備好了嗎?
生活中經常碰到這樣的人群——第一種是隨著孕期肚子的增大和體重的增加或剛生產后,出現咳嗽或噴嚏時小便不受控制的漏出,尤其是二胎時,發生這種癥狀的女性明顯增多。第二種是年齡在50歲左右開始的女性,第三種就是老年人——一串咳嗽,一個噴嚏,一聲大笑,跳繩等劇烈運動時,就會有尿液漏出;生怕在公共場所控制不住小便,外出前只好墊上衛生巾或尿不濕;甚至因怕別人聞到自己身上的尿騷味而拒絕外出....這種專業名稱叫壓力性尿失禁的疾病,只是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其中一種表現。目前女性盆底肌功能障礙性疾病已成為影響人類生活質量的五大慢性病之一(其余四種分別是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糖尿病,惡性腫瘤),被稱為社交癌,嚴重影響中老年婦女的健康和生活質量。它包括盆腔臟器脫垂,尿失禁,糞失禁,性功能障礙和慢性盆腔疼痛。
我們的盆底像“彈簧床”一樣,承托和支持著膀胱,子宮,直腸等盆腔臟器,并有多項生理功能,包括控制排尿排便,維持陰道緊縮度等。女性在妊娠,分娩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對盆底肌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在懷孕時,增大,向前突出的肚子使盆底處于持續受壓中而逐漸松弛。陰道分娩時產道及周圍盆底肌組織極度擴張,肌纖維拉長部分撕裂,并損傷局部神經?!皬椈纱病睆椥宰儾?,無法將器官固定在正常位置,從而出現功能障礙,如大小便失禁,臟器脫垂,陰道松弛,降低性生活滿意度等。這些情況沒有改善的情況下再次懷孕,對盆底無疑是雪上加霜。但這種深層次的傷害,單靠人體自愈力是不夠的。置之不理,只會加速肌肉群老化,導致病情愈加嚴重,為日常生活和孕育二寶留下嚴重的健康隱患。
因此產后一定要做盆底康復訓練。盆底康復包括飲食上避免經常性飲用茶,咖啡,有氣飲料;避免長時間蹲,站立及負重;避免產后過早進行跳操,爬山,仰臥起坐等增加腹壓的運動;保持大便通暢;進行盆底肌收縮鍛煉;盆底康復器;低頻電刺激與生物反饋治療;以上最后三項需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產后一年內是盆底肌功能恢復的“黃金時間”,越早訓練,效果越好。如果已經過了產后的黃金訓練時期也不用急,現在逐步鍛煉起來也能促進盆底肌的康復。我們的目的是使盆底功能恢復到相對健康的狀態,為孕育二胎奠定基礎,同時減輕二次孕產對盆底肌的再次損傷。待到二寶降生,媽媽們就又可以盡早開始盆底肌鍛煉了。希望媽媽們在迎接新生命,為家庭做貢獻的同時,千萬要保護好盆底,為了自己下半輩子的健康,也為了夫妻的“性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