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月經=排毒?你是不是也聽過這樣的說法:“月經里有毒素,每次來月經,就是一次排毒的過程?!贝笠虌尡緛砭蛪蚵闊┝?,里面居然還有毒?
月經里會有毒素嗎?
眾所周知,月經是女性正常的生理現象。
卵巢每個月都會經歷卵泡發育、排卵、黃體形成后萎縮的周期性變化。
伴隨著這種周期性變化,子宮內膜也會出現周期性脫落和出血,這就是月經。
具體來說,月經就是“內膜脫落后血管破裂的出血+子宮內膜碎片+宮頸粘液+陰道上皮細胞”的混合物。
這些血液成分和我們全身血管里流淌著的正常血液一樣,并沒有“毒素”一說。
不過,來月經不是「排毒」≠ 不來月經也沒事。
一些婦科疾病可能導致停經、閉經、月經紊亂,甚至出現其它異常,這時候還是要及時去看醫生。
月經是子宮內膜受卵巢激素的影響,發生的一次自主增厚、血管增生、腺體生長分泌以及子宮內膜崩潰脫落并伴隨出血的周期性變化。
而出現的陰道排血或子宮出血生理現象,規律月經的出現是生殖功能成熟的重要標志。
血液
它是子宮內膜脫落后小血管斷裂的出血,和我們全身血管里流淌著的正常血液一樣,量多量少和內膜厚度、內膜面積、凝血功能、出血時間長短等有關。
鮮紅或暗紅和動脈血靜脈血的不同含量(3/4動脈血,1/4靜脈血)及是否及時排出有關,有沒有血塊和出血速度、是否及時排出體外有關。
它只是正常的血液,沒有毒。
子宮內膜的碎片
就是脫落的子宮內膜。我們都知道子宮內膜是孕育胎兒的溫床,胚胎是在子宮內膜上著床、發育的,當然也不會有什么毒。
炎性細胞
聽起來有點嚇人,但只是名字這么叫罷了。其實就是在我們血液、組織中都大量存在白細胞、淋巴細胞等,并不是「發炎了的細胞」。
宮頸黏液及脫落的陰道上皮細胞
只是在經血流出過程中從河道里帶走的一點泥沙而已
所以你也看到了,從月經里未曾排出一丁點兒毒素。
經血發黑是“毒素淤積”嗎?
還真不是
血液中含有含鐵血紅蛋白,其中的含鐵血紅素因為含有棕色色素,長時間沒有流出的血液在被氧化后顏色就會變黑。
當月經量過多的時候,抗凝血酶原的量會出現相對不足,就會使經血內混有血塊。
此時,由于經血里一些細碎甚至大塊的血塊,所以顏色也會偏黑。
月經量怎么算正常?
這里也順便給大家普及一下何謂“正常的月經量”。
大多數女性整個經期的月經量約為20-60ml,若超過80ml可認為月經過多,而少于5ml則為月經過少。
和80ml是什么概念呢?
血染面積占整個日用衛生巾面積的2/3時,大約為5ml。
也就是說,整個經期加起來都不能濕透大半張衛生巾的,就算月經過少了,若是整個經期使用超過16片衛生巾,則視為月經量多。
當然,這也只是大致估算。如果經量略多,但是不影響生活也不造成貧血,可以不用理會。
對于月經過多尤其是導致貧血的情況,還是建議積極治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