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寶寶出生后10分鐘都做了啥?連親媽都不知道
“醫院里剛出生的小孩那么多,
護士有沒可能不小心抱錯?”
估計每位初次臨產的準媽媽
都曾發出過類似的靈魂拷問
畢竟這樣的奇葩倫理劇情
電視、電影里很常見
而現實生活里寶寶出生后神秘的10分鐘
都去干了些啥呢?
肌膚接觸
助產士與媽媽共同對寶寶進行性別的確定后,會把寶寶放在媽媽的胸前,和媽媽進行第一次親密接觸。
很多明星也在做著這么一件簡單而又意義非凡的事情。
年更新的WHO促進母乳喂養成功的十項措施的第4條指出:出生后即刻幫助和鼓勵母親和嬰兒進行早期及不間斷的肌膚接觸。
擦干身體
剛出生的寶寶,身上會有羊水殘留、血跡、胎糞等。
助產士會輕輕擦干寶寶皮膚表面的水分,防止水分蒸發帶走熱量,進而幫助寶寶保暖。
清理呼吸道
寶寶出生以后第一件事基本就是大哭。但如果寶寶的口腔、鼻腔等呼吸道部位有多余的羊水或胎糞哭不出來,護士就會用吸球或者吸痰管深入寶寶呼吸道中將殘留物吸出來,然后打打寶寶的小屁股,讓寶寶哭出聲來。
不過大部分寶寶都不需要進行呼吸道的清理!經過醫生的評估,必要情況下才會進行。
剪臍帶
臍帶,是寶寶在肚子里與媽媽進行物質交換的通道,在臍帶停止搏動之后,助產士會用臍帶夾剪斷。
沒有很多人想的那么血腥,剪臍帶無論是媽媽還是寶寶,都不會感到疼。而且如果是爸爸陪產的話,也可以親自為寶寶剪臍帶。
佩戴新生兒識別帶
在寶寶出生之后,醫生會第一時間記錄寶寶的出生時間,一般會準確到“分鐘”。還會給寶寶戴上新生兒識別帶,這是寶寶的“身份證”,上面寫著媽媽的名字、住院號和寶寶的性別,它就是寶寶的臨時身份證明。
有了這個“身份證”,寶寶就不會輕易被抱錯了,當然這個還不夠,接著看下面。
蓋腳印
醫院采集寶寶的腳印,一是用于備案,證明寶寶是在這個醫院出生的;二是留下寶寶辨別的“證據”(腳紋就像指紋一樣也是獨一無二的);三是保存身份識別的依據。
至于為什么留腳印而不是手印,一是因為寶寶太小指紋不清晰,二是小寶寶手指都是握拳狀,不能強行掰開。
第一次體格檢查
接著,助產士和兒科醫生會迅速給寶寶做一個全身檢查,包括手指、腳趾、生殖器、胎記、鎖骨是否發生骨折等等。
稱體重
測量寶寶的身長和體重,在出生證明上記錄下來。
穿衣服
在出產房之前,助產士會給寶寶穿上衣服,包個小襁褓。
這就是寶寶剛降臨這個世界10分鐘內需要做的事情,怎么樣,行程安排是不是挺繁忙的。而有了手環和腳印,也就不會出現抱錯的情況了。
接下來,寶寶就可以抱回給媽媽吃第一頓母乳了。在72小時后,寶寶還要進行一次抽足底血,進行一些先天性疾病篩查。